中美长达数年的贸易战及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最终由俄乌战争加速了美国通胀的爆发。美联储不得已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激进加息,导致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美国牛市终结。美国股市进入一个动荡的时期。全球知名投行看衰美国经济无非有三个原因:美联储加速“收水”,难以在对抗通胀的同时避免经济衰退;俄乌冲突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以及疫情仍未完全得到解决,随时可能造成供应链中断。
 另一方面,高盛分析师Jan Hatzius在5月末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除非出现新的负面事实,否则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将被夸大”。美国今年5月份公布强劲的非农数据及就业报告显示,就业人数的增长强于预期,更多的美国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失业率仍接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也反映了种种问题之下,美国经济复杂的一面。
我们认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将是一个长期性过程,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具韧性且最成熟的金融市场,从历史久远的大萧条到石油危机,从互联网泡沫的破碎再到次债危机,美国股市对于金融风险的对抗能力依然高于其它地区市场。我们籍此相信未来十年美国市场仍然会保持其地位和较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诚如习总书记对中美关系的论断——“和则两利”,中美双方存在巨大的互补性,战略合作空间巨大。只要双方能着眼未来,摒弃冷战思维,就可能避开“修昔底德陷阱”,迎来中美关系的新时代。不少美国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这点,美国通胀或许能够让很多人获得反思的机会,去正视新型的大国关系。
由于中美之间文化、国情的巨大差异,可以想到双方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还会存在,但我们可以相信只要双方多元化交流的途径不断绝,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之下,双方终归会有机会寻找到一条共存共荣的道路。
对于企业而言,在金融风暴来袭之际,人们总会认为“覆巢之下无完卵”,但事实是依然有很多企业在金融风暴中能够获取资金、获取发展机会。历史会告诉我们,一切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对时机的理解和把握。
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BioDelivery Sciences, Inc.(Nasdaq:BDSI)是MAS Capital之前的一个客户。这家就是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碎之际成功上市的企业。
背景:
    
BDSI正在研发(尚未成功)一项药物传输技术(即药物靶向技术),这种技术难以评估,再加上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的融资环境恶化,这样的公司很难融资甚至上市。
名资为其提供了财务顾问服务,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收购了技术团队并与名资壳公司合并;
2、完成1050万美元NasdaqIPO融资(互联网崩盘,纳斯达克从6200点跌到1400点的谷底时刻);
3、随后又陆续多次融资达6亿多美元;
4、至2014年服务终止,公司市值近10亿美元。
今天,BDSI成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商业化阶段专业制药公司,致力于为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公司使用专有药物输送技术提供治疗,旨在解决重要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总结:
    
这个案例充分地向我们揭示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BDSI这样的公司在任何一个其它国家都很难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科技能长久保持领先的一种重要制度保障。通过长期的实践,美国资本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业务和法律体系来为企业成长提供服务,美国资本市场确实能够为有实力成就梦想的人提供资本的助力,这也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投资风险不是欺诈的遮羞布,市场能够容忍创业失败、研发失败,但绝不会容忍商业欺诈,美国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在这方面有着严苛的规定。只要企业及其领导者按照市场规律和法规要求经营,美国资本市场就可能给予企业发展的机会。当然,资本绝不是慈善家,需要企业用未来回报资本,“用当下去证明未来”,“各方共同努力做大蛋糕”是资本基本的逻辑,把握好这个逻辑,加强公司治理、致力于自身业务发展才可能汇聚更多资源,成就一番事业。
相关企业:
MAS Capital(简称:美国名资)创立于1995年,是美国投资银行协会(NIBA)会员,致力于服务美国中小型高成长性企业。
MAS Capital Group(简称:名资国际)创立于1999年,是注册于安圭拉,是名资服务于美国以外客户的业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全球高成长型企业。

 https://www.bizfield.ca